一位老大爷说,同样一盒治疗感冒的感康片,这里卖8元钱,而别处卖到了11元。
然而好景不长,老百姓大药房却被包围在“打杀”之中。据药房有关负责人介绍,因为他们的药品价格低,破坏了当地药品零售业的“游戏规则”,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不断地遭到打击报复。目前,已有10多个药品生产厂家已经停止给药房供货。
事实上,老百姓大药房在石家庄的遭遇不过是各地经历的又一次“复制”。早在今年初老百姓大药房在南昌开业以来,某种一直供给医院使用的药品,因老百姓大药房卖价低,代理商便将这种药品从药房全部买走;在广西,有人将“大字报”赫然贴在老百姓大药房的墙上,要求“限一周内把价格调上来,否则后果自负!”
为什么老百姓欢迎的事却受到其它一些人的仇视?石家庄老百姓大药房总经理周勇说,主要是由于他们捅了“马蜂窝”——药价偏高是医药行业的一个顽症,一旦想改变这种现状,势必会遭到反对乃至抵制。
(《工人日报》200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