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家首次公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2003-09-0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网站:www.cdr.gov.cn)将不定期向全社会公布值得注意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9月1日首次发布的通报提醒公众警惕不良反应的药物有:

胃复安(灭吐灵) 即甲氧氯普胺,用于治疗剧烈呕吐。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不良反应报告共58例,主要为肌震颤、头向后倾、斜颈、阵发性双眼向上注视、发音困难、共济失调等锥体外系反应。临床医师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用药剂量,避免长期使用,儿童使用时应适当减少剂量,中枢神经病人或帕金森患者尤需慎用。

鱼腥草注射液 清热、解毒、利湿的常用中成药。到今年第一季度,不良反应报告共272例,以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为主。临床应用时务必加强用药监护,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静脉输注时不要与其他药品混合使用。

安痛定注射液 解热镇痛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包括皮肤损害、血液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等。因该药多用于急性发热,不宜长期应用,用时要加强血象监测。

卡马西平 抗癫痫常用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包括严重皮肤、血液系统毛病、肝功能异常等。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皮疹,应立即停药。

碘化油胶丸 中小学生集体服用碘化油胶丸补碘,引发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去年某地就陆续有605名儿童因此出现头痛、头晕、低热、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小孩如需要补碘,应按“大力推行以食盐加碘为主、碘油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新民晚报》2003.9.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