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名来自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全国人大等中央及国家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逐一登台。一些学员略显紧张,甚至没有将问题回答完整。“对不起,重新来吧”、“对不起,可不可以停一下”……当回答遇阻时,新闻发言人脱口而出的请求以及一些在屏幕上被“放大”了的飘移的目光、口音、皱眉等神态或小动作,引来了善意的笑声。
专家对参与“演习”的新闻发言人的表现一一点评。“新闻发言人不是接受答辩的博士生,也不是为自己辩护,因此要表现得很自信,有权威感。”“在回答问题时,语言要生动,不要用文件性的语言,而要口语化,多讲一些生动的例子或故事”等等。专家甚至提到了“穿双排扣西装站起来时扣子要扣上”,以及说话的节奏如何控制,将目光放在什么地方才能显得更加自信等操作性的细节问题。
在培训班上,专家还教新闻发言人如何对待各种类型的记者。此外,在主持新闻发布会或上台发言时,坐姿如何,头发怎么样,说话的节奏,时间的掌握等,专家也都要进行培训。培训班的最后一天,请几个学员模拟主持记者招待会,录下来后,当场请大家“评头论足”。看他们的表现,大家一起观摩、评析、提高。
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从1983年开始建立的,虽然经历了20年,但大部分新闻发言人可能原来长期在业务部门或行政部门工作,对于新闻的发布并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训练。应该说,对于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一方面,在政治上,要求他们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熟悉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本部门的情况,“内知国情,外知世界”;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具体的素养要求,如语言、心理素质、说话技巧、行为规范,甚至手势等,都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北京青年报》200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