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人文教育要着眼全人类

2003-10-1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大学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人文的教育。世界一流的大学必定有良好的人文教育。

那么,什么是人文教育?简单地说,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大学的人文教育就是要为年轻人建立一种精神的故乡,使他们在万变不息的世界上闯荡时,有一种内在的资源。马友友说,12岁到22岁这段时间,是一个人建立自己的“精神账户”的时间,以后一辈子都要回到这个账户上“提款”。

现在有人把中国文化等同于人文精神,但回避了中国文化和我们现在年轻人所需要的精神资源究竟有多大关系这一问题。比如,你要培养年轻人思考人生的能力,是让他们读《理想国》、跟着苏格拉底的质疑和挑战自己去想问题呢,还是在《论语》中找一些现成的道德训诫?教孩子如何做人,是让他们读《富兰克林自传》呢,还是《曾国藩日记》?培养孩子的感性,是《战争与和平》好,还是《红楼梦》好?

富兰克林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子,他的自传,表达的却是所谓“小店主”式的生活哲学。像“省一分钱就是赚一分钱”这样的忠告,人人都可受益。我相信大部分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富兰克林那样的人,而不是什么贾宝玉、林妹妹。不管《红楼梦》有多么伟大。

可惜的是,像《富兰克林自传》这样的书,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几乎已经被忘掉了。讲人文精神似乎非国学莫属,大家忘了在中国之外,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丰富得多。

教育是学生同人类伟大的心灵间的对话。只有找到熟悉这些伟大心灵的人,才能养育真正的人文精神。(《新闻周刊》2003年第37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