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老少年”于光远

2003-11-2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今年7月刚刚度过88岁米寿的于光远老人,似乎特别得到岁月老人的偏爱。除耳背和身体上个别零件不那么好使以外,于老的博闻强记,出口成章,勤奋多产,特有的爽朗与幽默,都让人很难将他和“耄耋之年”挂上号。

我是“二表人才”

于老说自己是“二表人才”,一是爱表现自己,二是爱听表扬话。但他同时还有两句话:“爱表现自己,表现必须真实;受到表扬,不要忘乎所以。”

从1936年在上海参加党领导下的第一个自然科学团体——自然科学研究会起,于老至今已经充满革命斗志风风火火地“表现”了60多年,其间受到了多少次“表扬”,自然是数不清了。让于老津津乐道,至今仍然认为是“自己这辈子所做过的最聪明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1982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和国家科委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于老沉思着回忆道:“1982年党的十二大前,我用给一个老朋友写信的形式,发表了一个‘宣言’说:在共产党取得政权后,要有一部分共产党员不做官,而是继续站在群众之中、群众之前,和群众一道,争取人民的民主和自身的权利。从那时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我自己感到工作上的成绩比我‘退下来’之前更多,可以更自由地发挥我的积极性,也给了别人许多自由。”

退下来后,于老马不停蹄地走遍大江南北,走向科研讲坛,走向机关厂矿。2001年他到过的城市有20来个,2002年竟走了30多个。这几年,由于身体原因,于老不得不“坐轮椅走天下”。起初他觉得有些无奈,但马上便释然了,还戏称“坐轮椅是一种智者形象”。他说:“你看,京戏里诸葛亮就是坐着轮椅,手摇鹅毛扇指挥军事行动的,诸葛亮的智者形象栩栩如生。而其他戏种里没有这个形象衬托,反而显得不真实。”

我信奉“喜喜哲学”

1991年于老不幸患癌症,开完刀二十几个小时就开始口授写文章。于老后来说:“当时我并非不怕痛,正是为了转移痛苦,才写文章。”

“笑是健康、笑是力量、笑是智慧。”于老还把笑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发明了一个“喜喜哲学”。第一个“喜”字是动词,第二个“喜”字是名词。“喜喜哲学”就是喜欢“喜”这种情感的哲学,也就是“快活的哲学”。他说,世上不乏喜怒、喜悲、喜忧之人。我信奉“喜喜哲学”,就是提倡不要有那种喜欢愁苦、喜欢生气、喜欢伤心的思想和行动。

我要“现代化”

于老可谓老一辈经济学家中,大概也是同龄人中,绝无仅有的拥有个人网站的人。于老每到年底都写一封贺年信给诸亲朋好友,向他们汇报过去一年的情况和新一年的设想和计划。在他84岁生日前夕,曾发了一个“号外”:“世界就要进入21世纪,如果说20世纪末世界知识经济的时代已初见端倪,那么在未来的一百年中,不知会变化到什么程度。前几年我感到自己‘年老迟钝’,不愿意在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上来一个‘现代化’。我逐渐认识到这样下去不行……”

“号外”一出,众亲友马上积极响应。于老的“现代化”进展很快,女婿生日那天就送来“大哥大”,后来家中又陆续添置了电脑和商务通……一番准备之后,“于光远网站”也在2001年于老86岁生日那天开通。

我愿寿长80万小时

“我愿寿长80万小时!”于老豪迈地解释道:“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以岁月计失之过粗,以分秒计失之过细,以小时计,我觉得最为适宜,所以,我给自己定的指标是80万小时。”现在,于老只要不出去,每天在家都要工作12个小时左右。于老特别欣赏恩格斯在70岁时给友人的信中写到的一句话:“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终于成了一个老人。”于老说:“对死要豁达。我曾经与朋友开玩笑,说你们可以在我死后的墓前写上:大玩家于光远已经死了,他死了,我们还要继续玩下去。”(《人民政协报》2003.11.19)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