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布尔什维克实际上带有相当浓厚的地下军事组织所具有的高度封闭性,而严重缺乏现代政治组织应具有的广泛开放性。对这个致命性制度缺陷,列宁不仅深有察识,而且一直意欲彻底克服它。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列宁一方面时常告诫布尔什维克各级领导,要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加强与劳动群众及其组织的沟通和联系,另一方面则主要通过运用他自己的高度民主修养和优秀民主作风,影响和带动布尔什维克。
在布尔什维克执政之初,列宁曾经尝试过实行多党合作竞争制和普选制。结果这些尝试先是被俄国当时的落后环境所困扰,后来又被内外反动派的武装反抗所打断,最后无疾而终。这段时期,布尔什维克更加强化了原有的封闭性和集权性。彻底打败内外反动派的武装反抗后,列宁很快便重新启动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在1921年初到1924初这三年时间里,列宁从思想、理论、组织、制度多方面入手,为推进党的开放性和民主性作了最后的努力和尝试。
在列宁生前,布尔什维克致命性制度缺陷并没有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这说明,列宁的民主素养和民主作风当时确实弥补,或者说淡化了布尔什维克的致命性制度缺陷。当然,这种没有制度保障,单靠个别领袖人物个人素质维持的状况,历史早已确证,是绝对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的。
列宁去世以后,这种致命性制度缺陷不仅暴露无遗,而且很快恶化。当斯大林确立了在全党的领袖地位后,他特别对列宁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中主张集中和统一的一面给予了突出强调。
正是在这种理论支配下,斯大林领导的书记处由全党的秘书机构转变为决策机构。书记处的权力后来又逐步转移到斯大林办公室,最终演变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由斯大林一个人决断。此后,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也日益发展。干部垂直授职制被广泛实行,党的监察委员会被降格为各级党委会属下的一个工作部门,党内组织生活高度政治化,内部矛盾被人为激化,而且往往采用对敌斗争的粗暴方式解决问题等等。
不难看出:传统政治模式所具有的高度封闭性,既是保证布尔什维克在特殊历史条件下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又是导致它执政后逐步变质并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终结的深层根源。有鉴于此,社会主义政权巩固后,必须切实抓紧抓好政治建制与运作规则的历史性转型,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政权永葆生机和活力。(《社会科学报》200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