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央统战部20多年的工作中,起草过近百篇党外名人的生平悼词,同事们戏称我为生平悼词“专业户”。1988年6月23日,95岁的梁漱溟先生逝世,起草《梁漱溟生平》的任务,便落到我头上。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学者、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名人。他与现代史上不少重要人物有过接触。他接待过孙中山,与蒋介石面对面地讨论过问题,与毛泽东也进行过多次交谈和辩论。一生有大量著作行世。他的思想变化甚大,曾因探求人生问题找不到出路而自杀过。对这样一个在政治、文化、思想诸方面都有自己建树的名人,盖棺定论,我感到有相当的难度。
《生平》起草出来后,有一句话还是把握不准,即“1953年在讨论社会主义总路线时他提出不同意见,受到不实事求是的批判”。
为了落实这句拿不准的话,我向部领导建议并得到批准,给中央专门打了一个报告。说明1953年对梁的批判,总的原则和出发点是对的。他的思想观念和当时言行背离了党的总路线,客观上起了挑拨工农关系的作用。梁漱溟自己也作过反省,但对梁的批判,方式上确有失之于粗暴的地方。这件事前因后果很复杂,不容易讲清楚,又不宜不讲。所以生平稿只写了这样一句话:“1953年受到不实事求是的批判。”
生平稿在上报的同时,送家属征求意见。1953年梁被批判一事,是其家属、亲友及社会各界特别关注的事情。7月6日,中央书记处批回《生平》稿,把“受到不实事求是的批判”改为“受到批评”。梁的家属看到后,意见很大,中午12点打来电话,表示如果这样改,就不同意发表,也不参加第二天的遗体告别仪式。问题一下子变得复杂了。我们只好再向部领导请示,几位副部长同意恢复原话,但部长阎明复不同意。怎么办?我想到,梁生前曾是“第三方面”,现在也不妨请“第三方面”的人士出面调停。经过请示,我们马上打电话请叶笃义和孙起孟两位先生来部。两位先生都认为家属的要求并不高,应恢复原话。
下午四点半,我们把梁先生的两个儿子培宽和培恕请到部里。先由一位副局长出面解释,讲了一些对生平稿“宜粗不宜细”的道理,家属听后很不以为然,说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修改?几个字的修改,到底是粗呢还是细?问得大家无言以对。家属表示,这是强加于人,断不能接受,不出席告别仪式。这样谈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家属提出了另一个方案,干脆删去关于1953年受批判那段话。孙起孟和叶笃义两先生都赞成,我们也觉得这个主意很好。
这时已经到了下午六点多,我们没有准备晚饭,就请梁氏兄弟先回去,答应一旦把事情落实,立即电话通知他们。巧的是,送他们出礼堂大门时,碰上阎明复正往门里走。我马上让梁氏兄弟留一下。我追上阎明复,向他大致作了汇报,他也同意去掉1953年一句的意见。后来,他对梁氏兄弟说,我们写东西要考虑各方面都能接受,有些是非,统战部没有权利评价,也不能违背六中全会的决定。何必为了丧事而增添烦恼呢?阎的话很在理,家属也从心里表示接受。
第二天,家属参加了梁老的告别仪式,《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梁漱溟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