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庄乡三十里村的张立栋一直是经销硬质铝合金的个体户。后来,完成纳税任务的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却被奖励到县工商局任挂职副局长。1999年,同样因为纳税成绩“好”,他又被奖励到县法院任院长助理,2002年任副院长。私营企业金都铁合金厂厂长孙玉华因为是纳税大户,1995年就被奖励任县劳动局副局长。
吉林省江源县在1993年也出台政策:凡年利税或扭亏50万元的私营企业主可直接录用为副科级公务员。十年来,先后有25个农民身份的企业主被提拔为副镇长。
清河、江源两县40多名私企纳税大户被选拔为公务员后,多数没有放弃原来的企业经营权或仍在企业兼职。对此,当地群众对这些“老板公务员”褒贬不一。
吉林省江源县素有“页岩瓦大王”之称的王克琦,是第一批被破格提拔为副镇长的企业主。江源县石人镇党委一位负责人说,只有小学文化的王克琦当副镇长,镇里获得了一个难得的人才,从而带动了一项产业的发展。目前,全镇已经建立17个页岩瓦厂,年利税达1000多万元,成为全县1/4的财政收入来源。政府拿出一个副科级编制,每月支付800多元工资,得到的却是一个响当当的人才、上千万元的收益。如果不是这样,王克琦个人可能成为亿万富翁,但不会为政府作这样大的贡献。
而在清河县,一些干部谈起“老板法官”张立栋颇有微词。一个姓张的法官说,法官是一个很严肃的职业,必须让那些有法律知识与素质高的人担任。一些素质高的大学生辛辛苦苦干十几年也熬不上个副科级干部,这些纳税大户一夜之间就实现了,等于是变相花钱买官,他们觉得不公平。
河北省人事厅人才流动处副处长赵爱萍说,国家并没有严令禁止非公有制人员向机关单位流动,私企老板当公务员实际上是一种突破,但其局限性在于违背了“公务员不得从事经商、办企业”的人事制度。不管是鼓励纳税也好,吸引人才也好,但都不能违背国家制度,“官”和“商”两顶帽子不能同时戴。(《瞭望》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