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作协光环今不再

2004-03-0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中国作家协会现有团体会员39个,个人会员6128人,其中具有专业作家身份的全国不到200人。但现在有人退出作协,更多人拒绝加入,中国作家、作协和文学是怎么了?

作家的“门槛”

当林宇(化名)向别人介绍自己时,心态总是很复杂。他的名片上印着两行烫金大字:“中

国作协会员、专业作家”。可他说,现在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身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林宇是上世纪80年代所谓“文学疯狂期”投身写作的。他从地方作协、省作协、乃至中国作协,原则上要求在有公开刊号的杂志或书籍上发表5万-8万字文章;进入省作协,需要有8万字以上的发稿量;当年进入中国作协时,他必须提交两本个人专著由专家组审核通过,颇费了一番周折。

在上世纪50到70年代,能否加入作协,是作家身份认定的关键。那些散落在作协之外的民间写字人,只能称为“写手”、“文青”。当林宇成为作协专业作家,确定自己在文学领域、在经济上都受到承认后,他的心才定下来。

拿了国家的钱,就要完成国家的任务。过去的专业作家,都有“创作任务”。林宇每个月的工资1200元,每年还有4800元的差旅费、办公费补贴。当然,他必须按年完成10万字的发稿量。

每到年终,林宇经常为这10万字“作业”发愁。他说他身边很多人都会自掏腰包买书号。一个丛书书号5万元,几个人分摊。加上印刷费,每个人出万把块钱。这些书的归宿,无非自产自销,多半拿来送人,但一年的工作量毕竟完成了。

随着时代发展,这一制度的弊病已经有目共睹,但真正动摇“作家”门槛根基的,是社会的经济体制转型。随着民营资本逐步参与到出版、发行和传媒中去、以及可随意发表作品的互联网的兴起,铁板一块的专业作家体制开始松动。体制外的作家日益增加,很多写作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这跟国外的情形越来越像――今后,作家将不是一种职业,而是对写作者的称谓。

面对市场:“向下飞翔的快感”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表示,作协与作家的关系早已不是权力关系,现在影响一个作家的因素很多,比如市场,再特立独行的作家涉及到印数都会紧张,出版社让他改他就改,让他炒作他就积极配合,这算不算一种权力?在这种市场权力下不是很多作家都六神无主了吗?大家都在享受向下飞翔的快感,不知道什么时候砰然落地。

似乎是为这番话做注解,去年被多家媒体炒作的福建籍“性作家”陈希我,有一肚子苦水要吐。

1997年,陈希我加入省作家协会。按照惯例,他交纳了十年会费,总计200元。他得到了一本全省作家通讯录,并定时收到汇报作协会员动态和发表信息的免费赠刊。但除此之外,他没有参加过传言中作协的采风活动、文学座谈会,更不用说经由作协推荐到哪家文学期刊发表文章了。

2003年,陈希我突然境遇大变。因为他小说中极具噱头的“性”描写,一夜之间,他的写作吸引了许多眼球,多家报纸和网站称呼他为“性”作家。文学期刊主动和他联系,向他约稿;多家媒体对他进行专访,大幅登载;他的一本以“性虐恋”为题材的新长篇小说即将出版,出版社方面表示有多次再版的可能性……

虽然陈希我坚持认为,传媒和看客都将他的写作简单化了,仅仅抓住“性”,而看不到他“文字的力量”,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市场的关注给他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新闻周刊》2004年第4期李剑敏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