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一个普普通通的周末,记者兵分四路,深入北京、青岛、长沙、成都四地的部分网吧进行采访,结果颇令人深思。
“在学校上网,哪有这里自由啊?”
晚10:30,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家网吧。这间能容纳100多人上网的网吧,几乎座无虚席,在烟雾缭绕的屋子里
记者趁其中有个人起身接电话,忙挤上前去。
“这个好玩吗?”“那当然,可刺激了。”“你一般当警察还是匪徒?”“当然是匪徒了,现实生活中我永远当不了匪徒,还不在这儿逞能一下。”
记者在得知这个“玩家”就是附近一所大学的学生后问道:“你怎么不在学校上网啊?”
“学校这点儿早就熄灯了,再说在学校上网也没这里自由啊。”记者还想多问几句,他已经在同伴的催促下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了。
记者又找到个中学生模样的孩子:“都11点半了,咋还不回家?”“没事,我家就在附近。我就周末能出来玩会儿,平时得在家学习。上网聊天其实就想找个人说说话,一个人在家挺孤单的。”“我的同学都有网友。”他还很自豪地对记者说。
“在家上网?爸妈看着,不爽。”
在长沙市开福区某小区周围,有几十所大中专学校和中小学,记者每天出出进进,并没看见有多少网吧。
“你不了解行情。”上初中的女儿教育我说。她告诉我,网吧都“安置”在居民区里的普通家属房,外人根本看不出来。女儿答应找几个同学就网吧问题接受我的采访。
以下是记者与他们的对话。
“你们都喜欢上网吧?”“当然。”“为什么不在家里上网?”“爸妈在旁边看着,不爽。”“学校不是有网吧、电子阅览室什么的?”
“没有QQ,又不能玩游戏,想下载个什么东西,管理员一下就发现了。那有什么意思。”
“上网有什么好玩的?”“可以玩游戏,可以聊天,还有‘传奇’,那才带劲呢。”
“什么叫传奇?”“你这都不懂?跟你说不清,我们班有传奇高手,玩到好高级别了,把自己的密码卖出去,还赚了1500元钱呢。”也许是说到了得意处,孩子们高兴得抢着发言。
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
为孩子着想,我们可以告诫他们远离网吧。我们也可以告诉学生你可以在学校上网。确实,现在有很多学校建了校园网。但换个角度想一想,在学校上网你既不让玩游戏,又不能聊天,让一天到晚埋在书本里的孩子在上网的时候也要完全扎进学业里,真的会把学生完全从网吧中吸引过来吗?
为孩子着想,我们可以监督孩子的网上行为。但换个角度想一想,当学生上网时,身旁总有人无时无刻地盯着,心里该是什么感觉?
其实,学生难以断了去网吧的念想,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无非是网吧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或许,问题出就出在这里,解决问题的出路也在这里。放任自流绝对是行不通的,完全剥夺学生自己的空间也是不现实的。看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让学生在信息时代健康成长,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很多。
(《中国教育报》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