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宏观调控的四大预期目标已经确定:经济增长率7%左右。两会期间许多代表质询:“2004年的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很可能是8.5%以上,为什么计划的经济增长速度仍为7%,而不是8%或者8.5%?”对此,有专家分析,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从长期看短期,7%是熨平经济波动的需要。作为宏观调控部门,经
资源和物流瓶颈制约2004年的经济增长是现实。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大约是4%,但消耗占世界总消耗的比重相对较大,石油为7.4%,原煤为31%,钢铁为27%……由此带来了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和资源约束。在2004年里,要保证7%左右增长,也要付出相当大的艰苦努力才能有充足的能源、原材料和运输能力保证。
淡化经济增长速度是提高经济质量的内在要求。中央政府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所以,2004年经济增长不是数量导向,而是质量导向。中央把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了7%,这个调低了的速度可以使人更加清醒冷静,更加注意经济的质量与效益。(《工人日报》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