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专业合唱团的一些演员,竟用简谱在五线谱上作注。这是近日上海音协秘书长余震谈到的“故事”。目前国内合唱队起码有七成还在使用简谱,面对跨国界的合唱交流日益频繁,这样的格局该变变了。
作曲家陆在易给蓬勃开展的群众合唱提了个醒:气势再大,场面再热闹,不识五线谱,还是难以敲开合唱艺术的大门。
余震指出,作为特殊时期普及和推广合唱艺术的需要,简谱确实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专业人士都用简谱写作歌曲的年代,简谱更被奉为通用的音乐“字典”。但是如今很多合唱团队都有了提升水准、驾驭多声部、高难度艺术歌曲的渴望,在接触世界经典作品时,简谱就难称“简便”:对于升降调,简谱只能加注临时记号,许多合唱者只得强记硬背;表现音程关系,五线谱上一目了然的东西,简谱则表达得很笨拙。
专家们认为,简谱的历史使命已结束,音乐标识系统应由五线谱替代,我们应从未成年人音乐基础教育着手,与国际识别系统逐渐完成接轨。(《解放日报》4.5伍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