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南京进行的全国女足联赛第二阶段比赛中,不时有俱乐部因为各种问题向组委会发难,组委会两手一摊:无能为力。
女足球队的窘况大家都明白。仅一个女超联赛,分南北赛区,打上五六次客场比赛,很多球队已经在喊吃不消:一是旅费太贵,二是女足一般坐火车去比赛,赶到一个赛地,赛后又要坐火车赶往另一个
女足比赛期间,常有球队抱怨食宿条件差。大赛组委会也有不满:每人每天就给不到100元的经费,女足球员食量又大,想吃好睡好,哪有可能?谁愿意做赔本买卖?
比赛经费不足,是长期困扰女足的最大问题。今年女足联赛已经找不到主赞助商,缺乏经费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孙雯看来,中国女足从2000年奥运会后成绩一路下滑,是造成目前少人问津的关键。她说:“怎么可能让人家在长期失望的情形下还保持长久的热情?”所以赞助商丢盔卸甲也属正常。
孙雯还分析说:“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中国女足没有实行真正的俱乐部制,经费不足,势必造成球队经济困难,队员一个月拿不到1000元,积极性怎么高得起来?地方队搞女足越来越难,使女足基础力量薄弱,中国女足造血机制不足,成绩只可能每况愈下。”
(《新民晚报》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