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1962年的一次卖画

2004-04-2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上海美协成立50年了,我想起了早期的一些事。

1962年的春节快到时,美协开会研究会员的生活困难补助问题。时任上海文化局副局长兼美协党组书记的方行同志提出:老知识分子往往很顾全“面子”,以往送去几十元钱,虽是收下了,可心里不很痛快。钱是要给的,但不要以补助的形式,他特别对我说:“你是分管人

事和统战工作的,有什么好点子?”我说,很多老画家过去以卖画为生活的主要来源,我们能不能搞一个卖画展览,为大家提供一些生活补贴。方局长听了说:好!以画出售,既显示了画家的艺术价值,又换取了报酬,劳动所得,这样有“面子”又有“夹里”。

经商讨,达成共识:一方面,向市委宣传部报告,说明原委;另一方面,作两手准备,有人买最好,没有人买,就由协会工作人员化名贴红条子,以示售出。贴红条子要有针对性,即经济上需要补助的画家的作品。作品标价最高每幅80元,最低12元。

展览开幕后,惊动了中国美协,秘书长华君武带领几名干部来了解情况,看到会场里贴了不少红条子,认为搞得不错。告诉他真相后,他说:“好多作品很不错,如果有钱,我就都买下来。”他又说:“我来带个头”,买了一幅白蕉先生的兰花,二方尺,15元人民币。

搞一个卖画展览,方局长希望善待知识分子,既要有“面子”,又要有“夹里”的目的是达到了,但在计划经济时代,画家要靠卖画解决经济困难是不可能的。(《新民晚报》4.18张云骋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