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20日,四川省富顺县某镇初一女生小英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年过六旬的祖父母立即将孩子送到镇卫生院。医生检查后惊异地发现,这个尚没满13周岁的女孩竟然已经怀孕临产,医院迅速为她实施了剖腹手术,取出了一个6斤重的男孩。
又惊又气的祖父母立即向派出所报案,并通知了在成都打工的儿
据小英的父亲说,他和妻子4年前就到成都打工,两人一般都是过春节时才回家一趟,小英和弟弟一直放在祖父母家照顾。每次过年回家时,都觉得孩子长高了一大截,父女间往往是还没说上几句话,就又要踏上返程的路。
富顺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派出所反映的案情后,立即展开了调查。3月22日,沉默多时的小英终于吐出几个字:“坏人是堂伯。”小英说的堂伯刘某,今年47岁,是小英父亲的堂兄。当天,刑侦大队拘留了刘某。
据刘某交代,从2003年3月起,他趁小英无人看护,利用给糖果和钱的方式多次诱奸小英。目前,此案已经移交自贡市检察院,等待刘某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案件发生后,人们除了对刘某表示极大的愤慨,更多地开始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小英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呵护?小英的悲剧到底是谁之错?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工进城务工潮兴起后,产生了一大批父母都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全国有1000万左右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
事实上,类似小英这样的留守孩子在农村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仅小英所在的镇中学2700名学生中,就有1600名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长期由老人或亲戚代为照顾。正是由于孩子缺乏父母的直接监护,这些留守孩子即使受到了伤害,也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
四川省社科院教授胡光伟在谈到“小英事件”时痛心地指出:“外出务工大潮造成许多像小英这样的孩子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成为最容易受到侵害的一个群体。监护权的缺失对孩子的人格发展、道德发展都将带来影响。面对儿童监护权的种种问题,应尽快建立监护人监督制度。” 《北京晨报》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