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法律教授阿雷科为了考察学生们的真实水平,他在课上出了13道包括常识和时事在内的题,给70名大学二年级学生做。结果令人吃惊:冷战是“一场俄国内战”;萨达姆是“阿富汗人”、“科威特人”;不知道阿根廷有多少个省;不知道阿根廷副总统叫什么名字;题目让“写出马身上的5个部位”,学生给出的答案竟然是“
中国女孩徐潋在国内上完初一之后随父母定居阿根廷,现在阿根廷某大学攻读会计专业。她向记者讲述了在阿上学的感受。她说,大部分阿根廷小学生每年上学的日子不超过180天,每天上半天课,一共学习4门功课,基本上就是玩过来的;到了中学,虽然仍是半天上课,但每年要上课9个月,通过12门科目的考试,许多阿根廷孩子承受不了。在徐潋的同学当中,初一初二就留级的不计其数。徐潋说,阿根廷中学的功课,尤其是数、理、化的教学难度和中国比起来相去甚远。就是这样低浅的教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往往不能够按质按量地教完。学校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一年当中允许学生以任何理由缺席25到30天。阿根廷中学生文体活动和手工劳动的时间很充分,孩子们生活得非常快乐。阿根廷的公立大学向全社会开放,不收一分钱学费;同时,阿根廷没有“高考”,任何一个中学毕业生只要报名,都可以上大学。
然而,过分宽松的中小学学习环境不仅使学生的初、中等基础教育漏洞百出,还使青少年养成了懒惰、贪玩、不刻苦、对新知识不感兴趣的坏毛病。但大学对学生的要求却非常严格。大批学生无法适应,导致数量惊人的退学和留级。徐潋提到她认识的一个同学,当她入学的时候,这个同学就在上大三,而现在她都大四了,这个同学还在上大三。 《世界新闻报》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