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出厂价仅1.2元的祛粉刺霜,通过流通环节,到了商家手里,已加价到7.8元,上柜时就成了10元。”这种莫名其妙的“高价”现象,已经在商场屡见不鲜。
一位拥有数百家连锁便利店的集团公司总裁,前一时期放下“身架”,以流通环节最重要的采购员身份,接触了上百家供货商后惊呼:“商业贿赂”已成为中国
这位总裁说,有一位在他下属企业工作了两年的采购员,虽然每月只有800元的工资,却买了一套价值百万元的住房,并且配了一辆轿车。他当了两个月的采购员,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几乎每天都有
人借邀请吃饭喝茶为名送钱送礼。最令他担心的事,还不是采购员“贪一点”的问题,而是在如此巨额贿赂下,便宜、实惠的货物进不了商店,而那些“黑心棉”、“冒牌货”、
“高价商品”,难免通过这类渠道流向货架,最终还是消费者吃亏。(《文汇报》6.3王宝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