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名教授“走穴”忙致富

2004-07-0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密码箱里装着一栋别墅

1998年,笔者认识了某名牌大学的一位研究经济学的陈教授,那时他们一家三口住在海淀区学校分的两室一厅筒子楼里,妻子在一家报社上班,家庭条件一般。

1999年开始,国内几家大的媒体经常有他的文章发表,有的还为他开设了专栏,名气一天天大起来。

前不久,笔者和陈教授的见面被安排在其北京昌平区的一栋豪华别墅里。他满面春风地介绍了致富过程。“这算什么!比咱能挣钱的人多了。人家做顾问的老头子(上了年纪的老专家)坐在家里,每年卡上就有上百万元的进账呢!”

陈教授指着客厅里一个贴满了小白纸条的密码箱:“这是第二个。每次乘机办理托运贴上的胶条,我都留在上面。去年一年光深圳、珠海就去了9次。”据介绍,他外出基本上都是受企业邀请前往讲课。他的开价不管一个小时还是一天讲课费都是6000元,来回的机票、食宿、游玩均由邀请方负责。为了多赶场,有时他会把同一地方的几家企业课程集中在一个时段,这样就有机会一天跑两家,除了多赚一份报酬外,还可以多拿一份返程机票钱。一般来说,由一家企业安排食宿后,另一家企业会主动再付给一定的食宿费用,一天的收入可以达到15000元以上。

陈教授一年出多少次场、挣多少钱不得而知。但根据其别墅装修超过五星级酒店的标准判断,他一年收入至少50万元以上。

教授“走穴”褒贬不一

中国社科院一位研究员坦言他自己也“走穴”。他认为,教授“走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体现了能者多劳的价值观。“允许明星‘走穴’、医生‘走穴’,为什么教授就不能‘走穴’?”

当然这位研究员也指出了“走穴”存在的弊端。“有些教授在‘走穴’过程中,忽略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对邀请讲课的政府部门或企业也不尽心。甚至拿了人家的钱,还摆架子,耍脾气,俨然自己就是权威,对教授名声的危害不小。”

中国社会科学院另一位学者王震宇认为,目前高校教师的收入无论是跟国外的教师比,还是跟国内一些行业比,都不属于高薪阶层。教授校外兼课,不一定是坏事,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法学教授认为,对于“走穴”的专家教授,也应该像对待影视明星那样,进行税收监控。

“考研热”催生教授富豪

湖北某名牌大学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不准备去某单位上班了,要到南京大学读研究生。他说像他这样放弃就业机会的同学不在少数,考研热催生出各种各样培训班。

北京某大学一位正在接受培训的学生说:“学生选择培训班,主要看他们能否请得到大教授给我们上课。”教授的知名度和猜准考试题型的能力决定着培训班赚钱的多少。在培训班里,讲师每个课时收费上千元,教授更高,而命题组的专家则每天有数万元的授课费!学生越多,提成越多。

有些教授大名鼎鼎,常常会成为疯抢的主要对象,他们今天在北京,明天在上海,后天可能又到了广州。因此一年赚几百万元,绝不是天方夜谭。 (《文化报》6.24—30何方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