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作品选:《承命多
少是尊严》
石虎1942年生于河北徐水,现为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国画家之一。
《非洲写生》3天卖1万册
1978年,国家组织代表团出访非洲,要安排一位艺术家作为代表团成员。石虎成为了出访非洲13国的文化使者。
非洲丰富的色彩和奔放的生命给石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后来结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集《非洲写生》。这本由50幅作品组成的画集问世后,立即引起美术界的极大震动。据说1万本画册3天内在全国售完,石虎一下子成了名人。
80年代:新与旧的交锋
《非洲写生》成功后,石虎开始大量研习、模仿西方现代派、抽象派艺术,并且成效显著。
1986年,石虎写生到达甘肃。浩瀚的黄土以及质朴的高原人,令他感觉到天地浪漫而幽远。为了抒发感情,石虎在河西走廊铺开三丈画布,人站在画布上手舞足蹈,脚印成画。石虎用脚作画一事传到北京,美术圈一片哗然,有人直指为“污染”。石虎的《旧世碑铭》展出后,有评委说是丑化劳动人民的形象。而《突尼斯少女》发表后,有位文化部门的领导在大会上明确说,这不是中国画。
一半是喝彩,一半是谩骂。新旧交锋的80年代让社会对石虎的艺术毁誉参半。石虎,因为标新立异而成为美术界褒贬不一的风云人物。但谁都无法否认,这时的石虎已成为把中国画推向现代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海外十年:蜚声艺术界
石虎到美国作过访问学者,后定居澳门。1989年后,他多次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获得了巨大成功。他的画价格扶摇直上。1995年的《玄腾图》是他的代表作,画面以独特的重彩表现了中国人近代救亡图存的历史,辉煌无比,被海外华人以800万港元高价收藏。李光耀、萨马兰奇等众多国际要人都收藏了他的画作。
石虎始终把生命的重心放在画室里,放在创作上。他尽力简化自己的生活,除了必要的应酬,从不参加各种聚会活动。为了潜心创作,他常年住在酒店里,一旦知道的人稍微多点,马上就换地方,以便脱离外界干扰而又不得罪朋友。
1996年,石虎就任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主席,致力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他相信,这项工作上可告慰古人,下可启迪当代,不仅对于中国,对于世界文化都将具有独特的价值。
(《中国青年报》7.15 鸿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