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智障之痛,何时不再独自承受

2004-08-1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今年,广州市残疾人展能中心诞生了,智障人士可以在这里参加以辅助就业和公开就业为目标的培训。但展能中心只是针对轻度智障者,而相当一部分重度患者,只有回到家庭,回到在经济上、精力上多已疲惫不堪的家庭。智障:家庭生活的不幸

阿倩,23岁,本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但阿倩的日常生活却要完全由父亲照

理,因为她虽有23岁人的身体却只有3岁儿童的智力。

阿倩3岁时被发现患有先天性智障,从此这个三口之家便将积蓄全部用在了寻医问药上。20年过去了,阿倩的父母转眼已是奔五十的人了,但阿倩的病情并未见好。父亲多年来放弃工作留在家里,成了阿倩的全职保姆。家里一个月的全部收入,就是母亲外出打工的那几百元工资,还有市残联每月发给的100元残疾人补贴。

家庭:一个不敢想的未来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只要父母或兄弟姐妹在,智障人入安养院等残疾托养机构,都要交一定的费用,但智障儿只能待到18岁。在广东62万智障人家庭中,有相当部分因家庭负担重而没有再生育。谈起孩子的将来,家长都很忧虑:孩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自己年老体弱时,孩子怎么办?百年之后,孩子又将如何?

呼吁:提高安置保障力度

据介绍,目前广州智障孩子中,在普通学校跟班学习的较轻度者只占少数,大部分是在各区特殊学校就读。但不管怎样,这些智障孩子到18岁时,就只有回家或踏入社会,但在五类残疾人中,智力残疾人最难找到工作。

有关人士称,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政府对贫困智障人家庭的保障能不能有更大的力度?(《羊城晚报》8.7谢孝国叶辉丽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