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尚未退去的这个夏天,相隔千里的上海和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两个年轻的生命在军训后相继陨落。
母亲的生日,儿子的祭日
盐津县邮政局的周汝军有个快乐的三口之家。8月14日13点15分,在深度昏迷、依靠呼吸机和药物维系了6天后,周汝军的儿子周禹的心跳终于延伸成了一条永恒的
18岁的周禹是盐津县一中高一学生。8月8日,军训最后一天,学生被带到县武装部靶场练习实弹射击。周禹射击完毕后,他和其他4位同学被安排去补靶,就是用小纸条粘补射击后留在靶上的弹孔,再躲到一旁的壕沟里。射击刚过两轮,一阵枪鸣后,壕沟里的周禹被一颗打在石块上反弹后的子弹击中头顶,头盖骨被打碎。
按照原先计划,换靶纸的任务由武装部和学校各出3人完成,但不知为何,当天换成了5名学生。8月17日,事故调查组认定周禹的死亡为责任事故。
无独有偶,7月21日凌晨4点,在高温红色警报下参加军训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系2003级学生朱薇(化名)被送往上海仁济东院急诊科,入院已死,死因是“猝死”。另外36名学生也因中暑等原因被陆续送往仁济东院。
军训的意义
两个年轻生命的消逝,引起了大众关注。“搞不懂,非军事化学校这样搞训练,有意义吗?”
对生命的关注,让大家模糊了一个概念:学生接受军事训练,既是最实际的国防教育,又是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基本形式。1955年7月,中国颁布第一部兵役法,从法律上做出了在大学生、高级中学学生中进行军事训练的规定。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新兵役法,把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单列一章。
目前,中国已有近500所高等院校和近3000所中等学校开展学生军训。今年参训学生分别为197万余人、651万余人。2005年,全国将基本实现所有普通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学生军训。
事实上,谁都有责任保家卫国,军训是必须的。生命的逝去令人心痛,但错不在军训制度,而在于军训如何科学组织。
国防教育还需加强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中国国防教育的组织机制相当健全,但部分内容流于形式。全国没有一个院校有国防教育专业,各级国防教育机构的供职人员均是部队宣传干事和组织干事改行而来,就连中国国防科技大学,也无法为记者提供一位国防教育专家。
在报社工作的严丽刚收到“八一建军节国防知识竞赛”答题的60元奖金,她坦言,竞赛不过是单位发给每个员工一份军事知识习题卷,题目都没看清,大家就照着答案填。
每月都受邀到上海市委党校为公务员开半天课的方敏说,上海市公务员的主要国防教育项目――军营一日活动,雷打不动的是上午听报告、下午打靶。这就是我们一贯的国防教育传统模式。
一直在研究“大国防”观的方敏说,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防教育已经超出了纯军事的范围,这些国家往往从政治、军事、民防、经济、技术、心理、外交、精神等诸方面增强公民的现代军事意识和战争意识、现代自强意识和面向未来意识、现代竞争意识和科学意识。方敏说:“在这些方面,我们落后太多了。”
无论如何,酷暑下的军训之痛给我们提了个醒,加强中国的国防教育,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望东方周刊》2004年第35期 杨文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