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体内阴阳双方也发生改变。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远离悲秋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对中老年人来说,应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健心哲理,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中老年人可结伴去野外山乡,登高远眺,饱览大自然秋花烂漫、红叶胜火等胜景,一切忧郁、惆怅顿然若失。秋冻有节立秋后,“一场秋雨一场寒”。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谚语,符合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但对“秋冻”要有正确的理解,科学领悟其中真髓。
寒冷刺激可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易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寒冷刺激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上升,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栓形成,危及生命和健康。因此,要顺应秋天的气候变化,适时地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相和谐。
(《人民日报·海外版》10.9 杨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