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科学家》周刊9月4日发表的题为“污染造成了野生动物界混乱”的文章指出 亢奋的鱼、笨拙的蛙、大胆的鼠,还有跌落的海鸥,听起来仿佛是怪诞的马戏团动物,但这绝不是畸形动物展。动物的行为越来越古怪,而原因则是环境污染。
元凶就是干扰内分泌的化学毒素,如各种重金属等和添加剂。事实已经表明
分别有两个研究小组收集了关于污染对白鹭、海鸥、猕猴、猎鹰和青蛙的影响的证据。行为变化包括交配、生育、筑巢、学习、躲避猎手、觅食、活动水平甚至肢体平衡等。结果发现,接触到杀虫剂的雄性椋鸟在歌唱、炫耀、飞行和突袭方面的活动量减少了一半。而接触了低剂量杀虫剂硫丹的水螈居然很难发觉配偶发出的吸引异性的信息素。
研究人员还证明,由接触了DDT农药的卵孵出的雄性海鸥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些雄性海鸥竟然试图雄雄交配。
(《参考消息》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