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医学博士说,为了自己的课题,8年时间他向无数个部门提出了无数次申请。“如果这次还不能申请立项
中国科协管理科学研究中心教授何国祥说,“只要几个科技工作者愿意,大家可以随意组合,然后去申请课题,一旦有了课题,也就有了一大笔可供自己支配的经费。两个人分课题经费和10个人分课题经费差距是显然的。为了个人控制更多经费,课题组出现了越来越小和越来越多的趋势。在北京地区,这样的课题组少说也有几千个。”
课题申请的主要单位只有两个,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全国各地成千上万个课题组都可以直接向这两个部门申请课题。这样的竞争,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和参加评审会的专家取得联系,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掌握着审批大权的评审专家,往往把项目交给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比如学生、朋友或者同事。这种关系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个利益小圈子,普通科技工作者申请课题难度很大。很多科研院所的领导都兼任课题组组长。这种做法已经引起了基层科技工作者越来越大的不满。
“小圈子”现象造成了一些长期申请不到课题的小组,最终只能放弃或者解散;同时,通过“小圈子”经常能够申请到课题的小组,因为课题申请比较容易,也不会好好珍惜,不好好做课题,“长此以往,我国的科研效率必将越来越低。”(《中国青年报》10.19李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