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998年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的通知》中解释:为了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专业人才,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特批准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所属的部分普通高校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应该说,普通高校开办少数民族预科班,对少数民族考生降分录取,是
张义(化名)今年刚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5年前,他作为一名该校预科班的学生走进了学校的大门。由于当年高考成绩没到录取分数线,张义最终选择填报了“预科”。“听说川师预科不好进,家里还专门找了不少关系。”关系走通了,没钱也不行。报到时,学校要求张义交1万元,名义是建校费。同时他还交纳了与大一学生等同的学费、书本费。这之后,张义被告知,如果预科考试通过后要转入别的高校,需再交3万元。“我在预科班时从没听说有什么少数民族学生或国防三线生,学校在招生时根本就没有任何规定条件。”张义虽然已经毕业,但仍不愿多说什么。他只告诉记者,“班里同学的家庭条件一般都很好,大家是拼命‘削尖了脑袋’往里‘钻’。毕竟复读风险太大,只要家里有条件,交这些钱,家长也觉得值。”一年后,张义顺利地通过了四川省“预科直升统考”,成为四川师大一名本科生。“生源没限制,省内考生都可以。”
据记者了解,不仅是在四川师大,在全四川省乃至全国,很多高校都存在着这些情况。 (《工人日报》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