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挣了2万元,还长了大见识,4个人就可修一座立交桥,5个人能盖一栋大楼,你信吗?这下我可知道啥叫机械化、啥叫效率了,真没想到我这个年龄还能到国外做木工。”说起在雅典的工作经历,杨祖新感慨颇多。今年38岁的河北沧州农民以前一直在建筑工地做木工,每月能收入千元左右。今年,北京金吉列出入境咨询服务公司招聘赴雅典的技术工人,他怀着试试看的心理报了个名,然后经过面试、实际操作等严格考试,靠着娴熟的木工技术竟然一路过关斩将,从2000多报名的人中脱颖而出。在雅典,他和同去的来自山东、江苏的水暖工、电工等共150人每天工作8小时,食宿标准和当地相应技术工人待遇差不多,有保险,每月除去吃饭还剩4000元人民币。
截至去年末,像杨祖新这样到国外就业的人数已达52.5万人,为国家创汇达20亿美元。
然而,专家提醒人们,境外就业并非遍地是金。当前国际劳务市场的现状是初级劳务相对过剩,境外就业人员的工资越来越低(平均一般为月薪4000元左右)。而中高级人才,尤其是中级人才,如护士、外语较好的厨师、摄影师和车钳工等各类技术人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待遇也较好。一般而言,美国、日本、韩国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待遇要稍好一些,而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待遇则要低些。(《人民日报·海外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