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市一家公司做销售经理的张先生于今年7月买了套房子。从交了首付款开始,他就不断接到一些陌生人的“咨询”电话:“我是××房地产中介的业务员,请问你在××楼盘4号楼3单元506的两室两厅房子打算出售吗?”
张先生十分纳闷:我的电话号码怎么会被中介机构知道的?我买房的事情他们又是怎么知道的?
无独有偶,赵女士在广西南宁市一家医院分娩顺产一个小宝宝才半个小时,她的妈妈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男子打来的祝贺电话。他自称是一家影楼的工作人员,兼做“胎毛笔”、“宝宝手脚掌印”等促销业务,希望为赵女士和宝宝“服务”。
“除了我们家的地址、电话和怀孕生子的事情,他们到底还知道些什么?”赵女士一想起这个电话就心有余悸。记者调查了解到,这些个人信息大多是被个人信息集中的单位、机构,如房地产商、医院等单位的个人信息掌握者有意“卖”出去的。有部分人专门向中介公司兜售个人信息资料,每份资料价格一般不超过1000元。
“姓名、电话、家庭住址和投资情况等个人信息,都是个人隐私,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广西金北斗律师事务所律师莫远峰说。消费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发生此类现象,应及时保留、收集相关证据,为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提供有效线索。(《工人日报》12.18方东云蒋桂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