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好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此话颇富哲理。
作品与手稿 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每篇作品,都是反复修改而成的。他的小说《为克莱塞尔乐章而作》发表时只有5页,可是手稿却有800页。他写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时,仅开头就改过12次,最后才定稿为“
只写第一行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初学写作时曾带着一篇新写的短篇小说去向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请教。他在福楼拜的书桌上看见一厚迭10行字的稿纸,但只有第一行写有铅笔字,莫泊桑十分吃惊地问:“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道:“我一直有这样的习惯:一张稿纸只写第一行,其余9行是留着作修改用的。”莫泊桑赶紧向老师告辞,回家修改他的新作去了。
贴在墙壁上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起初写文章也不好,后来看到唐代散文家韩愈写的文章,原稿改得一塌糊涂,才恍然大悟。此后,他每写一篇文章,就将稿子贴在墙壁上,反复地观看修改,有时原稿竟改得一字不留。他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原稿中一句有数十字,经再三修改,只剩下“环滁皆山也”5字。(《中国老年报》200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