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一个明显的信号已从高层传出,2005年是改革年。改革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重点将转向已具有多元利益主体的社会领域,公平与公正是核心内容。
改革要发力
进入2005年,中国进入加入WTO的“后过渡期”,大多数行业的保护期行将结束,面对外来冲击,改革力度将“大
而2005年恰逢新一届政府执政的第三年,“第三年”通常是改革的发力之年。只有更大力度地推进改革,本届政府才有望把先前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落实,并且把宏观调控的成果深化为体制改革的演进。
这些话题的讨论,也进入了高层的布局视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步消除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机制性、体制性障碍,都将在新的一年展开落实。
多元利益背景下的社会变革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说,中国的发展正在改变原有以经济建设为单一中心的格局,可能进入一个多中心的时代。
改革,不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包含了政治、社会、文化、体育、科技诸多方面的改革也将是着力点。
2005年中国政治演进的方向是:通过扩大基层民主,通过司法改革和行政改革,逐步地构建民众参与自我治理的基本结构,疏通各个利益群体间理性地讨价还价的渠道,确保个人在正规的渠道内可以理性地维护自己的权利不被权力侵犯。(《新闻周刊》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