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册”与“典”

2005-01-2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我国古代用于阅读的,主要是竹书。在东汉发明纸张之前世界上没有纸书。竹书和纸书的装订方法完全不同,几根长短不一多少不等的竹片,用绳子或皮条串在一起,就是被称为“册”的竹书了。

《说文・册部》:“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意思是说,长短不一的竹简用两根绳

子编串在一起就是象形的“册”了,而“册”的作用是书写天子的符命,即诸侯晋见天子时接受册封的命令。但实际上“册”的书写内容要广得多,并不局限于天子的符命,如《战国策》就是当时用“册”编串而成的一部史书。

“典”字从甲骨文看,是在“册”下面加一横两点,即多了一双手。意为用双手把“册”供奉在上。俞正燮《癸巳存稿》说:“典者,尊藏之册。”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经典了。“典”也是“册”,但不是一般的“册”。到了金文和篆文时,双手已被省去,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典”字。(《新民晚报》1.1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