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对父有恨意
在纪录片中,斯大林传记作家蒙特菲奥里列出了最可能谋杀斯大林的5大“嫌疑犯”。
第一个“嫌疑犯”正是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因为斯维特兰娜的母亲娜杰日达1931年在家中自杀身亡,长大后的斯维特兰娜认为母亲之死是由父亲斯大林一手造成的;她还亲眼目睹自己的母系亲戚一个接一个被斯大林下令逮捕和流放;1943年,16岁的斯维特兰娜交了一个叫卡普勒的男朋友,是名犹太电影导演,当斯大林发现了他们的恋情后,将卡普勒逮捕,并将他送到了西伯利亚的一个盐矿里,卡普勒最后死在那里。
蒙特菲奥里认为,斯维特兰娜对父亲的恨意使她具有了“杀父”的动机。
儿子怨恨父亲
纪录片宣称,第二个有可能谋杀斯大林的“嫌疑犯”是他的二儿子瓦西里。瓦西里一生非常惧怕自己的父亲。当他还是个孩子时,只要父亲在场,瓦西里就紧张得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到上世纪40年代中期,瓦西里就开始有意和父亲作对。此后瓦西里不仅被父亲降了军衔,同时还被派往战争前线。瓦西里一生对父亲毫无好感。
莫洛托夫:为求自保动杀机?
纪录片指出的第三名嫌疑犯是斯大林最信任的助手莫洛托夫。莫洛托夫曾被认为是斯大林的接班人,但后来他突然间失去了斯大林的欢心。1949年,他的犹太妻子鲍林娜被斯大林下令逮捕,为了自保的莫洛托夫不得不和妻子离婚。1952年末,斯大林又开始将矛头对准莫洛托夫本人,指责他是一个政治叛徒。
蒙特菲奥里在纪录片中称,为求自保,莫洛托夫完全有可能谋杀斯大林。
赫鲁晓夫:他死得及时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成了第四名“嫌疑犯”。纪录片称,在斯大林当政时,赫鲁晓夫经常受到斯大林的羞辱,被迫在斯大林的私人聚会上跳舞给斯大林取乐。尽管赫鲁晓夫被看作是斯大林的接班人,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他的位置随时都可能被撤换掉。
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回忆道:“父亲对我说,我们都是临时性的人,斯大林早晚都会换掉他。我认为如果斯大林再活两到三年,我的父亲很可能就会被清洗掉,我也不会在这儿了。因此我父亲和我都非常庆幸斯大林死得非常及时。”
贝利亚:最大嫌疑犯
最后一名谋杀斯大林的“嫌疑犯”是前苏联内务警察局长贝利亚。纪录片宣称,贝利亚有最明显的“作案动机”―――在前苏联肃反运动中,斯大林清除了大批身边亲信,贝利亚的两个前任先后被斯大林处决,贝利亚时时担心下一个会轮到自己。
蒙特菲奥里称,贝利亚精通谋杀技术,精通各种毒药。在斯大林的葬礼上,他曾对莫洛托夫耳语道:“你知道,我做了一件对你有利的事。”
斯大林权威传记作者罗伯特・瑟维斯教授认为,斯大林到底是如何而死,目前还不应该下最后的结论。他指出,斯大林去世后曾被进行过尸检,但尸检报告一直下落不明。
(《上海译报》3.10 罗斯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