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远离祖国的党支部

2005-03-2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瓜达尔港口地处巴基斯坦边境,政治与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去年5月3日早上,上海建工集团达尔项目部的12位监理工程师在前往工地的路上遭到汽车炸弹袭击,当场遇难3人,重伤4人,轻伤5人……

在一阵紧张恐慌之后,瓜达尔项目党支部副书记、现场执行经理潘文龙不顾个人安危,跑遍20多平方公里的施工区域,把分散

在7个作业点的106名员工逐一召回到由警察保卫的营地本部。支部委员、项目总工程师肖勇博士,主动担负起清理营地内场的工作。支部委员、项目副经理黄昌利冒着再度遭袭的风险,转运同胞遗体,全力抢救伤员,一连5天没有合眼。在生死考验面前,党员没有一个退缩。

6月23日早上,再次发生的爆炸事件,所幸没有中方人员伤亡。那几天,集团及其海外部的电话接连不断,家属们纷纷来询问情况,有的家长甚至含着泪下跪,恳求领导尽早安排孩子回国。

是撤还是留?在紧急召开的党支部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如果现在撤走不仅会延误整个工程进度,而且也将影响到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声誉。党支部决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用实际行动来维护国家利益和中巴友谊。

会后,项目组首先和巴方交涉,要求加强保卫力度。在我国政府交涉下,巴方先后调集了近2000人的部队,甚至动用直升飞机,对工地形成了一个戒备森严的安保体系。同时,项目组做好职工的情绪安抚工作,启动了处置突发事件方案,使职工心里有了“主心骨”,一批身为独生子女的年轻人在面对死亡考验时,握拳相约“我们一个也不走,等港口建成了一起回上海。”

党支部提出了加快施工进度,以“时间换安全”的口号,党团员们发挥骨干作用,冒着40℃的高温坚持在一线工作。青年杨骋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恐怖袭击事件面前,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使我深切感受到模范和榜样所带来的无穷力量。”

今年1月24日,上海建工集团职工在完成施工任务后安全返回祖国。(《新民晚报》3.2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