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民工》之后,心里翻起了一股难以言说的滋味。在这部电视剧里,民工被一些艺术投机者当成了廉价的试验品。
剧情主要从鞠家父子的生活和情感方面展开,但很显然,鞠家的“家破人亡”故事,在民工群体中并不具有代表性。事实上,电视剧糅合了《民工》和《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两部
尽管剧中对民工的生活状态表现得颇为逼真,但真实的建筑工地场景对整部剧几乎只具有一个“摄影棚”的意义。如果剧中的鞠双元不是一位民工,而是在城里开小店铺的,甚至是一位在读的大学生,他身上的所有故事一样可以展开。编导们兴师动众找来那么多民工做群众演员,只能起到吸引眼球、哗众取宠的效果。
在细节上也有不少破绽 鞠广大的家乡应该是辽宁农村,“歇马山庄”的建筑却颇具西南民族地区色彩。李平只是小饭店的打工妹,却能独自租上那么大一处住房。鞠广大在医院要卖血救儿子时,在场的十多位民工纷纷自发举起胳膊,这符合生活实际吗?两位民工一起交谈时,经常一个带着浓重方言口音,另一个却一口标准普通话,让人哭笑不得!
笔者认为,拍民工题材的电视剧不要“拉大旗作虎皮”,硬将普通情感剧往宏大主题上靠。
《羊城晚报》5.14李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