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上海,资源丰富、商品繁多,但排队现象并未退出社会生活的舞台,相反它以别具深意的内涵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想让手里的钱‘活’起来”
排队地点:银行门口
4月国债发售那天,张敬修老人凌晨不到四点钟就出发了。银行门前已经
12个小时只为换取一张门票
排队地点:美琪大戏院售票处
大学生刘凌厉是个不折不扣的“排队族”。去年,为买NBA上海站比赛门票,他在凌晨4点就赶到了上海体育馆。此时已经有几百人排起了长队。小刘经过12个小时的漫长等候,终于买到了100元的学生票。“能亲眼目睹NBA比赛,值!”小刘说,排队买票,一定要找个伴,可以一起聊天解闷;可以换个班,去买点吃的喝的;内急,也不用忍着。
49个收银台,有12个关闭着
排队地点:正大广场易初莲花
周六下午,浦东易初莲花超市开放的收银台前都排起了长队,有的队伍几乎延伸到了货架里。这家超市共有49个收银台,当天顾客非常多,仍有12个收银台处于关闭状态。
周一上午在上海市出入境管理中心申办护照大厅,12个办理窗口有8个挂出了“暂停”,大厅里等候的150余人,只能轮流在其余4个窗口办理。
“排队花几个小时,真是病不得呀”
排队地点:仁济医院
黄浦区仁济医院四楼的专家门诊厅里,五十多个等候座位上坐满了人。孙阿婆上午就赶到了医院,挂号排了半个小时,等专家又是两个小时,划价、交费、拿药都要排队。
附近的地段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都相当冷清,在大医院就诊的患者,普遍看不上小医院和社区诊所的医疗水平。“如果医疗资源分布再均匀些,也许患者就不会只偏好大医院了。”一位社区诊所的医疗人员说。
“这儿的面条味道一定不错”
排队地点:南京东路味千拉面馆门前
每天一到中午,南京东路上的味千拉面馆门前就排起了“长龙”。一位正在排队的外地游客说,正是看到很多人在排队才选择这家店。守在门外的食客,无形中成了一种活广告。每年中秋节,福州路上的杏花楼就挤满了买月饼的人,人多时甚至需要警察来维持秩序。
为等电梯而排队
排队地点:徐家汇圣爱广场大厦
早上8点45分,还没走进写字楼,就看到从大堂里延伸出来上班的工作人员,为搭乘电梯而排队的队伍。这座大厦里有100多家公司,早上8点半到9点半,是电梯最紧张的时段。虽然有8部电梯同时运行,可是要在一个小时里承载5000多人次上达不同楼层,显然电梯是不够的。
在27楼工作的张小姐说,“现在每天都把早上排队等电梯的时间算在上班路程里”。队伍移动得比较慢,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一位先生说他每天的早餐基本上就在这个时间解决,而他身后的一位小姐,更是对着镜子施黛抹粉。
(《解放日报》5.27 尹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