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今文学呈现个性化、本土化

2005-08-0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上,众多茅盾文学奖评委总结了当代中国文学的成就与问题。“长篇小说创作突出表现为两大特点:充分个性化及本土化趋向。”这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星对当前长篇小说创作现状的概括。

李星说,“中国小说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学习西方模式、模仿名人名篇的

越来越少,小说人物已日趋中国化本土化。从贾平凹的白话小说到莫言的先锋探索――在中国漫长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写作中国小说,都越来越多地显现出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关注人格力量,并在道德层面上解构当代中国社会中的社会人。从这次获奖的5部作品来看,大多是地方特色鲜明的作品。”

用方言写作也是小说的一大特色。茅盾文学奖初评评委杨扬说,在普通话写作中,地方神韵往往不能被充分挖掘。方言的优势在于传递文化氛围,让文化经验和语言表达结合得更紧密,以拓展文学表达的空间。想象一下,用京腔说上海的故事,是隔了好几层的,很难领会个中奥妙。而换作上海话表达,则会顺畅很多。在寻找未来小说发展的方向时,除了题材选择、思想诉求等,作为一种文学工具,方言资源应该得到重视。

评委雷达也指出其不足。现在,长篇小说比较缺乏正面造就人的能力,比较缺乏超越现实客观真实的内在的精神能力,较多地批判、揭示、否定的能力,较少正面呼吁、引导和哺育的精神能力。 (《解放日报》8.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