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25年中,我国出版的文科学术著作数量惊人,但是与这种数量剧增相伴的,却并非质量的同步提高。学术成果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之一是我国一直未能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建立起真正的学术标准。而要建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学术标准,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学术。《辞海》(1999年版)将其定义为“指较为专门、
在英语里,对“学术”的解释有两个主要特点:“与学院有关”和“非实用性”。为什么西方人在界定学术一词时要强调上述特点呢?
首先,学术与学院有密切关系,是因为在一个分工发达的社会中,进行学术研究并非人人可为、处处可为,而是只有受过专门训练并在专门的环境中才能进行。正因为如此,美国的大学有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学院之分。即使是在前一类大学中,也只有一部分教师才具有进行学术研究的资格并拥有相应的学术职位。
其次,学术不能追求实用,原因即如梁启超所言,倘若“不以学问为目的而以为手段”,则动机高尚者,固然会以学问为变法改制的工具;但是动机低下者,则亦会以学问为博取功名的敲门砖,“过时则抛之而已”。不论哪一种作法,都会导致学者将其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学问本身之外,从而使得研究离开学术。
因此,我们可以说,学术就是学者在“象牙塔”中进行的“为学术而学术”的探索工作。从以上所言,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对学术一词理解混乱是导致我国今天学术滥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不清楚什么是学术,难怪要求人人都做学术工作。据说在一些地方,甚至幼儿园老师、办公室职员提职称,也要有“学术论文”发表。
第二,在西方对学术一词的理解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其纯学理性。这一点,对于今天的中国学界特别有意义。今天,极少有人还在“为学术而学术”,而真正的学术却非要具有这种精神不可。(《光明日报》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