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清华国学院成立之初,吴宓推荐陈寅恪为导师人选。校长因陈寅恪一无学位、二无论著欲加拒绝。梁启超说:“我梁某也算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校长终于被说服。
研究学术史,我们会注意到学问和学位是两回事,有时甚至是排斥。一些大师不是没有攻读学位的机会,而是因为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师固然重要,发现大师的伯乐更重要。没有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就没有北大当年的辉煌;没有竺可桢的“教授治校”,原不出名的浙江大学不可能大师荟萃;没有陈序经,岭南大学也不可能把陈寅恪、王力、姜立夫等一流人才网罗进来。可是今天,在整齐划一的大学教育体制下,还能产生大师吗?(《今晚报》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