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贩学吆喝
70多岁张振元出生北京南城有名的闹市街,叫卖吆喝声不绝于耳。因家境贫寒,张振元12岁那年辍学跟父亲学起了箍桶手艺。每天走街串巷修理木桶,他跟在其他小贩后面,学他们各式各样的吆喝。从那时起,老北京的市井叫卖声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收集17件
老响器
老北京叫卖讲究使用响器。张振元这些年收集了17件响器,从卖百货的大货郎鼓,到剃头师傅用的换头、焊铁壶的铁拨楞鼓,再到郎中看病用的转铃等,件件都是老东西。为了这些响器,张振元不仅跑遍了京城的收藏市场,有时还要跑到天津、河北等地去找,对于那些已经找不到或绝迹的响器,张振元就根据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或请专门的师傅加工。
响器里面故事多
磨剪子磨刀小贩使用的响器是一个木把,五六片串在一起的铁片,却有个好听的名字―――惊闺。张振元说,旧时的女子,平时就以做针线打发时间,做针线用的剪子用钝了,这时,只要小姐听到“哐啷哐啷”的声音,就知道是磨剪子磨刀的小贩来了,急忙差丫鬟或老妈拿着剪子去磨,一来二去就有了“惊闺”这个名字,意思是声音大得惊动了闺房里的小姐。
旧时乞丐讨钱时唱数来宝用的牛扇骨,是两块牛骨再加两条黄稠条,八个铃铛、八个绒球。张振元说,最早时牛扇骨没有其他装饰物,一次,朱元璋在南京城看到一些乞丐不仅要不到吃的,还经常挨打,非常生气。乞丐出身的朱元璋登基后,马上下了一道圣旨,赐给乞丐们一条黄稠条挂在牛扇骨上,从那以后,就没人再敢打乞丐了。
随着清兵的入关,乞丐使用的牛扇骨发展成了现在的模样。骨头上的黄稠条代表着皇上,八个铃铛表示满族的八旗,而两侧的绒球则代表了千军万马。 《北京娱乐信报》9.26范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