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神六”英雄谱

2005-10-1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费俊龙聂海胜

六位中国航天员:费俊龙(前排左)、聂海胜(前排右);后排由左至右翟志刚、吴杰、刘伯明、景海鹏

费俊龙:爱画英雄的“飞天英雄”

入伍23年只回家6次

2005年2月8日,大年三十,费俊龙一家三口回江苏昆山巴城探亲。大年初七,全家返回北京。这次回家,他住了不到8天。这是费俊龙入伍后第6次回老家。

1982年,17岁的费俊龙高中毕业,在部队招收飞行员时脱颖而出。1987年,从长春某部航校毕业后,费俊龙第一次回家探亲。

1991年,他与同在航校毕业的妻子在老家喜结连理。因为结婚,他在家留了半个月,是6次探亲中时间最长的一次。6次探亲时间加起来不到2个月。

1998年,费俊龙被中央军委选调到北京航天城,成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集训队员。不满7岁的儿子便跟着父母搬到了航天城。

陪父母聊天不提工作

这是个典型的江南农家,住着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母亲钱阿林、大姐费美琴夫妇。

对于儿子的工作,二老的了解仅限于“他是航天员”。“每次回家探亲,儿子都抢着帮我们干活、陪我们说话。但他从不提工作,我们再怎么问也没用。”

费俊龙从来没向父母透露“自己可能成为神舟六号航天员”的消息。直到今年9月下旬,记者的到访才使二老第一次得知消息。由于费家的低调,绝大多数邻居都不知道,20多年前那个名叫“三囡囡”的老实男孩,现在即将成为神舟六号航天员。

小时候喜欢画英雄人物

“他性格比较内向,在中学里我名气比他大多了。”二姐夫黄建明是费俊龙的中学校友,比他高两个年级。两人早在费俊龙初三时就认识了,“当时我非常调皮,朋友多;而他比较乖,很少说话。”

费俊龙沉默寡言,但他的多才多艺却令黄建明十分佩服。“他不喜欢出门,经常在家写写画画。”黄建明指了指老屋的墙壁说,“20多年前,这上面画满了他的‘杰作’,他最喜欢画的就是杨子荣那样的英雄人物。”

最爱吃阳澄湖的大闸蟹

“我小弟小时候几乎天天去河里游泳,他游得很好,划起水来就好像在地上走路那么轻松。”二姐费美珍眉飞色舞地夸着费俊龙,还不时地伸出双手做划水状。“他的耐力也很好,经常一游就是两三个小时。他能考上飞行员,和从小爱锻炼分不开。”“他小时候最喜欢吃大闸蟹。入伍后,一到秋天就在电话里唠叨,想吃家乡的大闸蟹,在北京哪有这么正宗的蟹。”大姐费美琴开玩笑说,“我家小弟可是吃大闸蟹长大的,不吃大闸蟹,怎么有劲道上天?”

费俊龙每次回老家探亲,家人都会专门为他准备大闸蟹。

聂海胜:“长翅膀的梦”实现了

聂海胜1964年出生于湖北枣阳杨荡镇一个小村庄里,儿时贫困的生活常常让父母为区区几元钱的学费犯愁,有时代替学费交到老师手中的竟是一只兔子。

初中毕业考试,聂海胜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学校了解到他的家庭困难,为他补助了救济金。每次放假,他还去十几里外的堂兄家帮着搬木材、装茶叶、下地干活。就这样,靠自己的双手挣出了上高中的学费。

聂海胜说自己是幸运的,高中毕业时遇上了招飞。当飞行员是聂海胜的梦想,小时候在山坡上放牛躺着睡着的时候,他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长出一双大大的翅膀飞上蓝天。(聂海胜的详细报道见9月22日《文摘报》本版)

吴杰:痴迷军营梦想太空

吴杰1963年10月出生在河南荥阳县。吴杰的母亲陈玉梅说,吴杰的性格很像爸爸,对人对事都很温和,是个听话的孩子。生平头一次感觉到“这个孩子现在不听话了”,是在吴杰报考大学时。

当时,吴杰在每一个志愿栏中都填写了军校。为此,他和父母争执了很多次,并表示如果军校本科录取困难,宁可被中专录取也要上军校。最终,吴杰如愿考上了西安空军工程学院。

1984年大学毕业,吴杰打算报考飞行员。这是陈玉梅第二次感到孩子“不听话”。“我们觉得做飞行员有一定的危险性”,从军校毕业的吴杰,完全能够在部队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这样也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但固执的吴杰参加了招飞选拔,并顺利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在俄罗斯航天训练结束时,成绩出色的吴杰被授予联盟号飞船指令长证书,成为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外国人。

刘伯明:苦孩子变成“小诸葛”

1966年9月,刘伯明出生在黑龙江省伊安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他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小时候,家里很穷,刘伯明很懂事。假期里,他上山放猪。在伊安一中读书时,学校离家有20多里地,别的同学都住校,但懂事的伯明为了省住宿费和餐费,每天骑自行车往返40多里路,也因此要比别的孩子早起两三个钟头。高一暑假,刘伯明还到一个砖场做过工。

1985年,空军招飞在县城初试时,刘伯明的父亲才知道儿子悄悄报了军校,父亲记得儿子说过:“家里的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大笔费用。”面对儿子的懂事,父亲感到骄傲。那一年,经过重重考试,刘伯明成为学校几年来招飞唯一被选上的学生。1990年,刘伯明真正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但他并不满足。那几年,刘伯明无论飞行技能还是战斗机飞行员的作风养成,都在飞速进步。

刘伯明号称“小诸葛”,除了学习好,凡是动脑筋的事他都爱掺和。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每回智力竞赛他都不落。曾有一名以出刁钻问题著称的教官在连续“考问”刘伯明十多个“犄角旮旯”的问题后,也被他的对答如流所“震慑”,从此对他实行“免提”政策。

对于此次“神六”飞天,父亲刘志生认为,即使这次不能上天,儿子能入围大名单,已是非常优秀了。现在,他只希望儿子能够踏踏实实训练,毕竟以后还有许多次机会。

翟志刚:穷山村“飞”出航天员

翟志刚的家乡,是黑龙江龙江县的一个小山村。

说起翟志刚的成长经历,哥哥志强的眼圈红了好一会儿。他说,志刚小的时候没玩过什么玩具,惟一称得上的玩具就是大姐从西安给他带的一个用铝做的模型飞机,“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志刚喜欢上了飞行。”

志强说,1985年5月,即将高中毕业的弟弟得知空军来县里“招飞”,马上兴奋地报了名。两个月后,翟志刚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回到家中,望着瘫痪在床的父亲和劳累不堪的母亲,翟志刚犹豫了。此时,全家人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

临走之前,翟志刚的母亲向邻居借了20元钱,给儿子买了一个旅行包,可家中却没有什么东西来装满它。老人对着那只空包默默流泪。最后,母亲为儿子炒了一锅瓜子,一粒粒地选出个大饱满的,装到旅行包里,但是仍然没有装满。

20年过去了,成为航天员的翟志刚回家探亲的次数却屈指可数。有一次临走前,翟志刚将一个用纸壳糊的小箱子留给母亲,打开一看,全是硬币,足有200多元。当时,全家人都哭了。2003年11月21日,翟志刚的母亲因病静静地走了,直到发丧那天,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的翟志刚才回到了家乡。

景海鹏:宝剑锋从磨砺出

10月11日下午,关公故里――山西运城东杨家卓村又开始下起小雨。“在他(景海鹏)的身上我们确实下了不浅的工夫。”景海鹏的父亲坐在床上自豪地说,海鹏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很好。

1966年10月24日,景海鹏出生在运城市的东杨家卓村。这个村大约有900多口人,只有他们一家姓景。村民们讲,因为景海鹏是航天员,村子里人都很骄傲。

景海鹏的初中语文老师张老师说:“挺好的一个娃儿,诚实得很。”今年71岁的张老师回忆,那个时候的景海鹏就很能团结同学,和班里的同学关系搞得都很好。张老师说,他怎么也预料不到,景海鹏能取得现在的成绩。

景海鹏在中学参加招飞时曾经因身体原因遇到挫折。“落选后,家人打算让他退学。”老人红着眼睛说,和景海鹏说了此事后,他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哭了两天两夜。在高中的最后一年,景海鹏身体检验通过,被顺利招为飞行员。

1996年,在儿子出生大约4个月后,景海鹏被选为航天员。景海鹏的父亲说:“因为这个,他给儿子取名宇飞。”

景海鹏从小喜欢体育,尤其喜欢打篮球。因为个子不高,老师说他不能当主力。景海鹏是个不服输的人,找一切机会上场。结果,这个从开始坐冷板凳的小伙子,无论在中学,还是以后在部队,他都是篮球主力队员。直到现在,他仍然是航天员中的篮球“钢铁前锋”。(《新民晚报》《新京报》10.11、1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