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江山风雨情》开播,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明朝晚期那惊心动魄的历史当中。
历史剧大红,既创造了让人们广泛关注某一段历史的契机,又容易使人直接将剧中演绎的情节等同于历史。明清文化史学者赵园就此话题答记者问。
“有君无臣”并非事实
记:崇祯曾发出“朕非亡国之君,然臣皆亡国之臣”的感慨,这种说法在明亡以后十分流行,“有君无臣”真的可以解释明朝的灭亡吗?
赵:当然不能。崇祯说“有君无臣”,比较好理解,有意思的是,在当时的士大夫中,“有君无臣”,也是流行的说法。这种说法的背后,有士大夫对于自己的责任的反省,只不过这种反省不免肤浅罢了。
针对“有君无臣”的说法,明亡前就有了异议。当时的大儒刘宗周说天下本不缺乏人才,一个朝代的人才足以供那个朝代之用。另一位大儒黄道周,也以为当时大有人才,还列出了他以为“卓荦骏伟”的人物的名单。明亡后,王夫之驳明末“无人”的说法,也列出过他认为的能员干吏的名单,其中就有刘宗周、黄道周。他说,如果确有“不世出之君”,哪里还怕没有臣呢!批评的锋芒直指君主。我自己阅读这一时期文献得到的印象也是,明朝到了覆灭之际,无论军事还是其他方面,都不缺乏人才。明代并不亡在“无臣”、“无人”上,也不能仅仅由皇帝的个人品德或性情归结原因。一个朝代无论兴还是亡,都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而成的,不能做简单的解释。
清代帝王威仪的代价
记:近年来荧屏上热播“清宫戏”,各种正说、戏说清代皇帝的电视剧带给大众的一种认识,就是大清王朝皇帝们清正廉明、励精图治。而反观明王朝黑暗的统治,以及明朝皇帝一贯的残暴和某些君主的荒诞不经,会认为清朝入关取代明朝是理所当然的好事,认为清代比明代要强得多,事实上这也是当下在大众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历史观。
赵:认为清代比明代好,也是一种过于简单的看法。清初的政治的确较明末清明,但清末的腐败,即使不能说更甚于明末,也相去不远,这证明了“改朝换代”不能解决制度方面的问题。我所担心的,是人们将电视剧的情节直接作为了“历史知识”而接受。历史叙述中从来有选择、取舍,问题在如何选择,取了什么又舍弃了什么。比如告诉你一个“励精图治”的雍正,却不告诉(或只是轻描淡写地涉及)雍正朝残害士大夫的文字狱。你由电视剧上看到的田文镜,是一个“清正廉明”的官员,却不知晓此人在当时著名的文字狱中扮演的角色。
清初政治有一些可称道之处,但“集权”的倾向,却更加强化了。建议读一下钱穆《国史大纲》中关于“清代政制”的分析,那些认识,是“清宫戏”不可能给你的。比如你在电视剧中看惯了清代官员的“三跪九叩”,钱穆先生就告诉你,这种礼仪是始于清代的,明代的大臣还有机会“侍坐”,清代的大臣就只能下跪。这种礼仪的背后,是帝王的意志:强化君权、抑制士大夫。
明代言论活跃,士大夫显示了强大的能量和政治上的主动性。在某种意义上,清代比明代更专制,士大夫的言论空间也更狭小。因此到了清末,就有人对明代表示羡慕,尤其羡慕明代士大夫的精神意气。魏源就直接将明清两代不同的士风归结于制度,以为“明代之得”包括了“培士气”。如果我们的观众一味欣赏荧屏上帝王的威仪,而不想到这种威仪以怎样的专制为代价,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理解辛亥革命前后几十年间大批仁人志士的奋斗与牺牲。
“威权主义”与“暴发”心态
记:现在大众文化中充斥着“王者风范”、“帝王气象”的包装,充分体现出某种帝王崇拜的风尚,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赵:近年来的风气,不止崇拜帝王,而且羡慕贵族。大众文化热衷于渲染“帝王气象”、贵族式的豪华。这种狂热即使在“中华帝国”的时期,也未必发生过。我不愿意轻易地用“倒退”一类说法,也的确不能仅仅用“倒退”来描述。是不是更应当认为这反映了市场化过程中“暴发”、渴望“暴发”的心态? (《北京青年报》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