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旦”合影:前排为程砚秋,后排左起为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
护国寺街的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在北京曾经住过多处地方,李铁拐斜
这里原是清代王府的马厩,解放前当过兵营,解放后经修葺而建成住宅,1950年梅兰芳回到北京,被国家安排至此处居住。这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有两进院落,院内树木成阴,环境幽静。1986年10月,这里作为梅兰芳纪念馆正式开放,邓小平为其题写了匾额。
故居中,有一幅梅先生蓄须的照片。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蓄须明志”,坚辞任何演出并留下的纪念照片。日本投降当天,梅兰芳当即剃去胡须,在上海蓝心大戏院举行了8年来的首场演出。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心脏病医治无效而逝世。周恩来总理特地批准,将他的遗体安葬在香山脚下。他所使用的棺椁,材料十分特殊,据说是“茵陈木”的,本是当年为孙中山准备的,后来由于苏联送来了水晶棺,这具棺木没有用上。如今用来安葬一代名伶,也算是物得其所。
西四北三条的程砚秋故居
在我的想象中,既然是著名旦角,自然应当是相貌俊秀、身材纤巧的。后来看到一幅他们四人的便装合影,不禁大吃一惊,那程砚秋浓眉大眼、身材高大,完全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大汉模样,但他偏偏擅演唱腔委婉的青衣!
1922年,18岁的程砚秋第一次去上海演出,一炮打响。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一次,日寇要求北平京剧界为捐献飞机演出义务戏,许多人不敢不唱,程砚秋就是不去,有人劝他不要硬顶,他说:“我不能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程某人宁死枪下也决不从命!”为了躲避骚扰,他停止演出而在京郊青龙桥务农,隐居乡间。直到北平解放后才重新回到城里居住。
程砚秋故居在北京西城区西四北三条39号。
他当年买下这房子后,老母亲很是欢喜,特地在家里摆了一桌酒席,答谢朋友。老太太请客人们上席后,却叫程砚秋坐到旁边的一张小桌子上,那里只摆了一盘酱菜、一盘窝头、一碗小米粥。老太太说:“现在你成了角儿,我让你吃这个,是要你别忘了过去的日子啊!”程砚秋诺诺连声,真的就坐在小桌子边上喝着小米粥啃窝窝头,在座的客人无不感动。
1958年3月9日,程砚秋因心脏病抢救无效而逝世,年仅54岁。
山西街的荀慧生故居
荀慧生出身贫寒,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获得出众的声誉。但他在京剧艺术上所苦心进行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比如早年一些守旧的老演员就经常嘲笑他,有时甚至在演出的时候站在幕后故意大声学唱他那稍带梆子味的唱腔,以至扰乱了舞台上的演出。他只能压着气忍受。所以,他说自己的演艺经历“是一部伤心史”。
“九一八事变”之后,荀慧生曾为支持抗日而参加过捐献飞机的活动。
“文革”中荀慧生遭受迫害,诸病复发,于1968年底黯然去世。
荀慧生早年曾先后在南半截胡同、香炉营二条、椿树上三条路北等处居住,后移居西单白庙胡同。而如今被作为故居的北京宣武区山西街甲13号,是他自1957年开始居住的地方。上周我路过山西街,惊愕地看到,“山西街甲13号”居然也被列入拆迁的名单。看来这小院难逃厄运了!
椿树下二条的尚小云故居
尚小云1900年生,1976年去世。他年幼时因家贫而进“三乐社”学戏。尚小云擅长青衣,兼刀马旦。他早年曾习武生,对杨小楼十分仰慕,后来他把“杨派”的武生技艺吸收融化在自己的旦角戏里,使“尚派”唱法以刚劲见长,且武功出众,表演别具一格。
1918年,尚小云自组“重庆社”,排演新剧目,多表现巾帼英雄人物。1937年,他又创办了“荣春社”,不惜变卖家产办学,培养了数百名学生。
尚小云故居离荀慧生故居不远,就在位于山西街北面的椿树下二条1号。后来这里属宣武区椿树派出所所有。但因城市建设的缘故,该处现在是一片高楼,不仅故居已不存,连胡同都没有了。(《北京青年报》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