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改革》杂志主编新望、成都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陈伯君针对目前质疑改革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质疑一:目前中国大量特困群体的存在,似乎为质疑改革提供了事实依据。
陈伯君:特困群体
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还应看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改革之初的1978年,在只有10亿人口的情况下,绝对贫困人数就有2.5亿,占当时中国人口的1/4。如今人口已增长到13亿,3000万绝对贫困人数仅占总人口的1/40。这两组数据告诉我们,改革不仅没有增加贫困人口的基数和比例,而且在消除贫困方面成效显著。
质疑二:当前有些人不仅不承认改革有助于消除贫困,甚至断言,改革以来,工人农民的经济生活和政治地位急剧下降,说明改革存在严重的方向性错误。
陈伯君:这当然不是实事求是的说法。就经济生活而言,工人农民在计划经济时代也是贫困群体,而且问题远比今天严重。计划经济时期,农民地位尤其卑微。比如,对城市人的惩罚之一,就是注销他的城市户口,发配到农村劳动。计划体制时代,贫困是普遍现象。这是改革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工人农民不是受益最大的群体,但普遍受益则是不争的事实。
质疑三:对于目前特困群体大量存在这个问题到底应如何解决,许多人心存疑虑,甚至对改革的前途感到迷茫。
新望:1990年代以来,两极分化的确加速了。对这个问题,只能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办法来解决。我在东部的一些农村做过调研,东部的多数农村原来是非常穷的,恰恰是市场化和民营化使他们脱贫,使他们富裕,这对我们应该不无教益。(《老年生活报》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