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中,大制作遭遇“滑铁卢”,而许多低成本的独立影片却“低开高走”。评委的选择,恰好反映了美国公众对卖座大制作电影的漠不关心。
所谓独立制作,是相对于美国几大电影公司的一个概念。在入围最佳影片的5部电影中,只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慕尼黑》预算超过1400万美元。
我们之前看到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单,通常会想,是哥伦比亚还是环球,抑或20世纪福克斯的影片形势好一点呢?今年我们终于可以讨论是“李安作品”还是“乔治・克鲁尼作品”更优秀了。霍华德描写拳击手生活的电影《铁拳男人》虽有环球电影公司88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也只能失望而归;超大制作影片《金刚》总投资高达2亿美元,却只得到最佳视觉效果等几项非“重量级”奖项;索尼公司关爱有加的《艺伎回忆录》花去了8500万美元,却与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失之交臂。相比之下,保罗・哈吉斯的《撞车》虽然投资只有700万美元,却最终拿下了最有分量的最佳影片奖。
同时,今年角逐最佳外语片的5部影片中,巴勒斯坦、南非的热门影片也都是小制作,即使来自法国、意大利,也都是带有浓厚艺术风味的小制作人文作品。(《文汇报》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