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散文也可以成为“重工业”

2006-03-2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在风格上,我不认为散文只是橄榄、清茶;在篇幅上,我认为散文不必限于小品,也可以扩大驰骋的空间。散文不必守住轻工业,也可成为重工业。在语言上,我认为酌量使用文言与西化句法,可增加文体的弹性。我的文体观是: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俚以见真,西以求新。文体富于弹性,散文家才能呼风唤雨。

无论是

诗或散文的创作,我取法的典范首先是中国的古典,其次才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与西方文学。古文教我如何掌握凝练、整洁,白话教我如何做到自然、亲切,英文教我如何经营层次井然的复合句法。我致力追求的文体,是用女娲炼石补天的洪炉来炼仓颉的方砖,与源出希腊、罗马的西欧拼音文字相融。我相信只要得法,混血更美,合金更贵。

散文大家之中,于中土我崇仰庄子、孟子、司马迁、韩愈、苏轼;于西方我佩服培根与约翰生。西方的好散文往往出于小说家之手,如康拉德与劳伦斯;哲人之手,罗素的散文乃清畅之典范。说理文章曾经启发我的,英文有艾略特,中文有朱光潜。

在散文的语言技巧上,我追求多元的弹性,认为语言应文白互补,句法应长短相济,分段忌四平八稳,题目应别出心裁。不少作者西而不化,句法冗长,标点太少。英文用标点,为文法所需;中文标点,不可拘泥文法,而应依照文气。其间的差别,许多散文家似乎从未留意。

(《杨澜访谈――台海透视》杨澜等著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