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越剧风雨跨百年

2006-03-3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100年前的今天,浙江嵊州,一个叫甘霖镇东王村的地方,突然就热闹开了。

几位说唱艺人,搬来四只稻桶,铺上两块门板,第一次,一人一角色,用演戏的形式,登“台”亮嗓。此时,他们并没意识到,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越剧舞台,越剧的萌芽,就此而生。

他们更想不到的是,100年后,越剧已一跃成为中国第二

大剧种。

“稻桶”上诞生小歌班

日前,记者再次走进东王村,在历尽沧桑的香火堂前,听村民们越腔越调的叙述。

一位哼着小调的老人告诉记者,他的爷爷曾讲,起初,就是一些村民建议让当地一直唱民间小调“落地唱书”的李世泉、李茂正兄弟像演戏那样唱唱看。结果,那次演出笑话百出。

不到一年,艺人合班登台之风大盛,人们将其统称为“小歌班”或“的笃班”。时有一卫梅朵,与人组织戏班,1917年初闯上海。两年后,卫梅朵们做大,越剧就此在沪长演不辍。

越剧的变革

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风起云涌。新兴的“小歌班”在沪上不甘寂寞,把《梁山伯与祝英台》也编成了连台本戏,又重新改编《碧玉簪》,编演《孟丽君》。这些剧目,正适应了“五四”运动中争取女权和男女平等思潮。

变革还在继续。1923年,一个叫王金水的嵊州生意人,在上海偶然间看了一出全部由女孩演出的京剧,突发臆想:何不拿来让越剧也尝试一下呢?王金水回到老家施家岙,开办第一个女子越剧班,造就了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等一批名角,成为女子越剧最初的摇篮。王金水更没想到,女子越剧日后竟会风靡上海,彻底取代男班,使越剧成为中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唯一一个声腔、表演都完全女性化的剧种。据报载,至1941年,沪上女班多达36个,而男班则几乎已销声匿迹。

在施家岙古色古香的祠堂戏台,当今越剧女小生的代表人物钱惠丽也来寻根。她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越剧女班的艺术革新,越剧根本没法从农村进入城市。”

1942年10月,越剧再度改革。出于对黑暗社会和越剧自身局限的不满,袁雪芬等青年演员开始在新文化和进步话剧的影响下,对越剧进行全面改革。

1946年9月,周恩来作为参加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团团长到上海。其间,他看了雪声剧团的演出,事后对地下党如何引导越剧演员走向进步作了指示和部署,《万里长城》、《国破山河在》、《碧血丹心》等一批有强烈现实针对性的剧目相继出现。

周恩来趣论“梁祝”

袁雪芬说,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越剧进入黄金时代,不但走向全国,而且蜚声海外。“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毛主席就连续四次观赏了上海的越剧演出。”1950年夏,毛主席第一次在怀仁堂观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还请演员到瀛台夜宵。1951年国庆期间,毛主席和全国英模、志愿军代表一起,再一次观看了《梁祝》。在观看《宝莲灯》时,毛主席亲自指示把越剧《梁祝》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彩色艺术片。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总理特意指示放映了越剧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指示熊向晖在请柬上写句话:“请您欣赏中国的彩色歌剧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当影片放映时,观众一下就被吸引了。当梁山伯和祝英台化作蝴蝶翩翩飞舞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赞叹。

观众认可是关键

女子越剧已发展了百年,而男女合演的艺术实践与探索则解放后才起步。周总理曾说,男女合演是历史的必然。

进入新世纪,以赵志刚、许杰、张承好等为代表的越剧第三代男演员大胆创排并推出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早春二月》、《家》、《赵氏孤儿》等新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解放日报》3.27)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