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化名)毕业于上海远东珠宝学院,对于珠宝鉴定、市场行情等可谓烂熟于心。他曾在一家珠宝公司担任高级珠宝顾问。当时,公司和他签订了一份保密协议,写明给他2000元补偿费,他一直遵守着保密协议。可他辞职10个月了,补偿费却没有兑现。他说:“我不想保守秘密了,要把珠宝行业内不可告人的秘密说出来!”
在上海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两个钻石柜台相对而立。同是0.5克拉、净度为VS、颜色为H色的钻石,一个柜台售1.5万余元,对面柜台为3.2万余元。“这些钻石‘4C’标准(颜色、净度、切工、重量)相当,却是同石不同价。”老马说:“这种成色和分量的钻石,在批发市场上价值约为七八千元。分量越大的钻石,抬价的空间就越高,比如批发价1万多元的钻石,有的地方卖4万多元。”
秘密2:限售千对实卖几万对
老马原来在的公司曾推出一款优惠对戒,对外宣称“限量发售,不超过1000对”。由于卖得俏,加订了多次,最后卖出去大概有几万对。
事后不少消费者投诉:对戒上的2颗小钻石一周左右就脱落了;戒指掂在手上没有分量感。“做指环的18K金,中间
是掏空的,这样就比原来轻了很多,所以就没有分量感了。”老马解释道,由于忙,这些钻石的切工和镶嵌工艺都很差。
秘密3:国产货穿上“进口衣”
老马说,一颗12毫米左右、原产海南的黑珍珠,如果品质上乘,国内市场价一般在1万元左右,一旦商家将其标明为大溪地黑珍珠,价格少则上升几千元,多则上万元。
秘密4:多颗钻石共用一份证书
“鉴定证书是证明钻石的‘身份证’,部分商家在鉴定证书上也有猫腻。”老马说,一些珠宝公司为了省去专门机构开具珠宝鉴定证书的钱,对1克拉以下的钻石都自己开证书,有时竟会出现很多颗钻石共用一份证书的情况。 (《家庭周末报》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