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8000元的上海出租车司机臧勤倾心打造“出租车事业”,充当自己的成本核算师、会计师、风险评估师,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挑”地盘“挑”时间掌握主动权
3月14日,上海微软全球技术支持中心的部门经理刘润要从公司赶到机场。刚出公司大门,一辆大众出租
这位司机就是臧勤。他特别重视计算时间成本,对于最让司机师傅头疼的拥堵问题,他认为是可以自己来控制的。比如,早上从闸浦路到徐家汇,绿灯都是联网的,而到了晚上,徐家汇到闸浦路则都是绿灯。了解到这些规律,自然会节省成本。还有,“不要把宝押在一条路上,客人要到火车站,一旦长寿路堵车,赶紧选择北京路过去”。
臧师傅还会打时间差。其他司机颇为重视的每天傍晚5点半到6点半的下班高峰期,臧师傅却不会上路干活儿。“一个15分钟的活儿,在这个时段至少需要25分钟才能完成,根本不会有什么效益。所以我就先去吃饭。从6点半到9点半,不少驾驶员都去吃晚饭了,可这时一些加班的员工则普遍选择‘打的’回家。”
臧师傅还特别勤快。他一般4点多起床,5点到7点就挣了200元。而此时别的驾驶员还都在睡觉。别的驾驶员一般每天只开45个车次,他每天开50个车次。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
“要分析你的乘客,掌握乘客的规律,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百胜。我的乘客主要是35岁到40岁。一个公司的部门主管,80%不会去坐地铁而选择打车。我会经常站在乘客的位置上,考虑他们会怎么想,这对自己的收入、效益都有好处。”臧师傅说:“高级企业管理者都在考虑自己的产品卖给谁,我也要找我的客户群体。”
臧师傅还举了一个例子:“医院门口,一个拿着药的,一个拿着脸盆的,你拉哪一个?”“你要拉那个拿脸盆的。拿着脸盆打车的,那是出院的。从医院出来的人通常会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臧勤说:“大家只从‘挑客’这个狭窄的角度去考虑显然是不对的。要是一位站都站不稳的老大伯,我当然选择拉他,要是两个年轻的小伙子都一样,我会考虑我的效益和自己的生存。”
在“不违反社会道德”的前提下选择
网上有人评论说,“臧勤选择的不是最需要的,而是最能给他带来利益的。这样的做法,隐隐折射出一种道德危机。”
对此,臧师傅表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选择都会在“按照正常规定、不违反公司营运制度、不违反社会道德”的前提之下。
臧师傅打了个比方:“我在路口拉活儿,右手有个超市,只能挣10元钱的起步费,左手有一个商务楼,可以挣得更多,我拉10元的活儿,那就是我觉悟高?我做写字楼的生意,就变成没有素质了?同样的机会,那当然选择更好的。”
臧勤十几年从未被投诉过
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平告诉记者,臧师傅是绝对不敢挑活儿的,更别提拒载了。“‘挑’也是一种科学结构。比如他避开晚上5点半的高峰时段,这是合理规划的,‘成心’的挑并不存在。”
杨国平认为,臧勤现象的出现,对于整个上海出租汽车行业起了一种积极推动的作用。“他告诉我们,驾驶员更像是一个经营者,一辆车交给他,他需要去研究怎么经营好这辆车”。(《北京青年报》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