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之韵”文化节开幕式暨中国民族电影论坛上,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节目部主任陆红实语出惊人:“近两年,我国每年都有100多部滥片子不能上院线,原因之一恐怕是有不少人拍片是为了洗钱。”
靠投资电影洗钱,是一种途径。一般方法是拍摄那种预算很高的电影,但在真正的电影
2005年,我国拍摄了260部国产电影,平均1.4天产生一部电影,但其中却有38.5%不能在电影院放映,几千万投资拍摄出来一些“尴尬作品”。现在许多公司投资电影都是为了洗钱,所以心不在剧本上。
陆红实还列举了产生低劣影片的几大原因,有的宣传部门借此搞形象工程,有的是电影制作方拿投资方的钱损人利己;有的是商人投机,比如有投资人和内蒙古制片厂合作,拿300万元拍30部片子。“这些质量低劣的电影不仅使电影失去观众,还失去投资者,使得电影产业化改革没有明显成效。”
陆红实解释说:“我总觉得这些滥片子的资金来源很怪,始终认为这跟洗钱有关系。”但是当记者问及涉及洗钱的影片数量和名称的时候,陆红实表示:“这有待调查。”他没有向记者透露此类洗钱的过程和手法。 (《法制早报》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