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彼岸的台湾同胞很看重为老人做寿。但是,台湾同胞的“庆寿”与“过生日”是有严格区别的。虽然这些礼仪的意义都在于祝福、庆贺健康长寿,但小孩子和青年人却不许叫“庆寿”,而通称“过生日”。台湾同胞认为,小孩子和青年人庆寿会折寿,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举行寿礼。即便进入中年,对于庆寿也要慎重其事,
台湾同胞到了40岁也不能庆寿,只有年届51岁虚龄者才开始庆寿,称作“头生日”,生日的日期一直沿袭古代以农历出生年月为依据的习惯。“头生日”拉开了“庆寿”的序幕,此后每年的生日都必须庆寿。台湾民俗,晚辈人给长辈祝寿,今后自己才能庆寿,这也是孝俗与敬老传统特有的人情魅力。
到了61、71、81岁时的寿诞,要比常年隆重,谓之“做大生日”。台湾民谚云:“五一子女祝,六一同堂吃,七一称大寿,八一寿堂溢。”意思是51岁寿诞由子女操办,大可以声张;61岁的寿诞同堂齐庆,热热闹闹欢聚一堂;71岁、81岁的寿诞称大寿,可以接受亲友送礼,隆重庆贺拜寿。但是91虚岁生日那天,有的人则不做寿,可能忌讳被别人戏谑为做“狗寿”讨个没趣。因为台湾方言,“九”与“狗”同音,视为不吉。再则依据中国传统数理,“九”为至上数(尽数)。所以,有些人忌讳而不做91岁大寿。不过现代的观念有所更新,认为做91岁大寿尤其难得,人们还习惯将“九”与“久”画上等号,隐喻长久、长寿、但愿人长久……
台湾同胞庆寿分为小做或大做,小做是象征性的。每当长辈生日的那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先煮食红糖寿面和鸡蛋,让全家人分享寿者之福,隐喻人人健康长寿。是日,儿孙辈都应聚集到寿者居处祝寿。亲朋好友也会带着寿礼前往祝寿。做儿媳妇的通常借婆婆做生日之机,订制金银镯戒赠予她,感谢婆婆帮助照料儿媳坐月子、帮助养育子女之恩。 (《老友》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