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情感“药方”只供参考

2006-05-1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眼下,荧屏前、电波里,形形色色的情感类节目掀起了一股收看、收听的热潮。与此同时,观众的争论也在不断升级。

“真人秀+主播”是看点

心理学家、作家、律师、主持人……各路“术业有专攻”的嘉宾们作客情感类节目,现场解析都市男女的情感问题时,也同时完成了向“情

医”角色的转换。不管是《心灵花园》、《大话爱情》还是电视电台互动的《相伴到黎明》,这些节目无一不是以节目参与者的真人秀,以及“情医”们现场“对症下药”为基本模式。

“这类节目比电视剧好看。”市民傅女士说,她原本爱看情节细腻、贴近生活的韩剧。“但现在的情感类节目,挖掘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还有专家点评,看起来很带劲。”热衷此类节目的观众动机各不相同:抱学习心态者有之,“因为他人婚姻、家庭上的难题,可能自己也会遇上”;抱看客心态者也有之,“有些人的问题确实比较傻,听嘉宾开导他们也很有乐趣。”

“麻辣情医”惹争议

有“愤怒主播”之称的《相伴到黎明》的主持人万峰,在节目中直接奉劝来宾离婚,或泼辣地开骂几句“脑子不清楚”,万峰的激烈措辞和手下开出的“猛药”,让一些观众大呼过瘾,也让另一些观众心生忧虑:“接电话短短几分钟,怎能轻易判断?”“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有时候主持人的观念也太前卫了!”

“情医”并非真医,他们开出的“药方”,是否可信可行?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沈奕斐说,无论哪种情感类节目,嘉宾、主播都只是表达一种观点,并不具有权威性。“千万不要把主持人的观点看作是金科玉律,在情感问题上,没有所谓的‘专家’”。  (《文汇报》5.1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